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遇见更美童年#
它是什么?像青春美酒 , 每当失魂惆怅的时候 , 每当成功刚烈的时候 , 总会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冬不拉飘然而来——抒写的却是悲壮与激情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谁没有豪情壮语?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谁又没有缠缠绵绵的情怀?
谁能带给你无数诗情画意与感叹焦心的画卷呢?我想非童年必然 。
想起童年 , 自然也会想起描绘童年的歌 , 在我五十多岁时候再来品味这些歌曲 , 大概会有别有洞天的慨然吧?
首先想品味的自然是罗大佑的《童年》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童年》——作者罗大佑
池塘边的榕树上 ,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 ,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一节语言看似清淡 , 却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一个孩童的欢乐牵挂是什么了 。在我童年的时候 , 玩具一类的东西是少得可怜兮兮!能得到一个带花色的玻璃球或者一片能打瓦的破石头片子 , 算是有幸福的微笑了 。
夏天奇热 , 忽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雨 , 光着脚丫子跑在黏糊糊的雨水里 , 望着树上的知了 , 只能是望而兴叹的;对于草尖山徐徐飘落的蜻蜓 , 却有一股浓浓的浩然正气——脱下衣服 , 挥舞如仙女撒花 , 有时逮不住蜻蜓 , 却也把蜻蜓追的是东躲西藏的 。一阵阵的欢笑能在见底的水面上扑面而来 , 如丝如缕 。
对于老师的粉笔 , 认真学习的就当是潇洒如画 , 对于调皮捣蛋的就当是梦游四海了 , 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这一节的点睛之笔有两处 , 一处是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 一处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在我们那个年代 , 对于零花钱就是一种奢侈的追求渴望 , 比如我最大的渴望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 , 我们村赶借来的庙会的时候 , 母亲会花五分钱买一根冰棍 , 一年只有这一回可以“大款”一次 。
对于借来的庙会 , 我得做个羞答答的解释——据老人们讲:四月十五的庙会原来是里洪村的 , 不知道何年何月 , 里洪村过不起庙会了 , 就把庙会卖给了东旧城村 , 至于花多少钱?不得而知 , 只有传说的美丽 。我们村是比较小的 , 大概是为了借人家的喜气吧!也跟着东旧城村一块乐呵乐呵 , “家宴待客 , 隆重盛情” 。与我们村有同样习俗的还有西旧城村、里洪村 , 因为大家靠得比较近吗?以前还有七村八社过一个庙会的习俗 , 比如北贤村三月二十七的庙会 , 据说是周围八个村都待客 , 方圆十里“桃花朵朵开” 。
对于漫画书 , 那时候的我们是“穷困潦倒” , 能看到一本连环画小人书就是幸福一天的事情 。记得在1977年春天 , 我小病几天 , 母亲为了能使我好好养病 , 答应我说病好后给我买一本小八路的小人书 , 谁知道那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家里的钱得靠老母鸡的努力一天才有几毛钱的收入 , 还有闲钱来买个“玩笑”?
对于初恋的懵懂 , 我的第一个好奇就是男女怎么会结婚?第二个好奇就是男女结婚后怎么就会生出孩子来?这些问题迷迷糊糊的 , 问人又不敢 , 只能把它当做我童年的伟大隐私而深藏不露 。对于走过窗前的女孩 , 有种嗖啦嗖啦的夜梦感 , 要不说罗大佑能写出如此的歌词 , 是点孩童天真无邪的情感之笔 , 没有对孩童的深入骨髓是写不出如此的“妙笔生花” 。
对于功课与考试 , 我们是没有罗大佑的感知与感慨的 , 就知道期末考试完毕后 , 大家就能挎着箩筐 , 兴高采烈的不是追逐跳水 , 就是比赛谁割的猪草又多又快了 。如果能遇见一大块的野菜 , 偷偷的秘密不告诉别人 , 自己会快乐做一个美梦 。这是暑假的事情 , 寒假里会把过年描绘成一连串的哈喇子 , 相互的打闹取笑会弥漫整个过年的味道;当然的很 , 买不起鞭炮的时候会把他人没有燃放丢弃的鞭炮当做宝贝 , 扳成两半来个“二龙戏珠” , 不也乐呵?
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认识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 , 行动里是忽东忽西 , 没有个定性的 , 要不说罗大佑对孩童的总结就是迷迷糊糊的童年 , 恰到好处 。
——————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个日记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这四句话的描述写活了童年的好奇、幻想、发呆 。在我童年的时候 , 萦绕难过的一个坎儿——就是把我们那里的东山与西山当作太阳起落的起点与终点;以至于后来听人们说看海上日出的时候 , 又把太阳是从大海里出来的、出来后太阳的周围沸水如聚、鱼龙争虎当作是太阳日出的起点 。通俗地说就是以为太阳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 , 这样的认识是不是有点可笑呢?
还有一个坎儿 , 就说远吧!父亲告诉我们最远的地方就是“天边子外头或者说是日南脚趾国” , 他有时候就说把你送到“天边子外头”吧!那里有金龙玉马 , 能吃白面馒头 , 还有各种的炒菜 , 比如过油肉、炒粉皮、麻辣小龙虾…… 。父亲说的把我们引诱的是神魂颠倒 , 哈喇子直流 。问如何去呢?他说得爬九九八十一天 , 过“日南脚趾国”后就到了 。听到此话谁都会打退堂鼓的 , 父亲会哈哈大笑说是哄不哭孩子的 。我的梦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 。到长大了才知道“天边子外头”大概是说古代的安南——交趾郡不就是现在越南的胡志明市吗?再往南不就是“天边子外头”了?可见老人们的传说对历史还是很有感情色彩的!
——————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这一节就写出童年的心声了 , 在小不点的年代谁不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呢?长大后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吧!)
小结:罗大佑的《童年》用四个部分 , 用细致入微的实写手法 , 惟妙惟肖地写出童年的游戏、迷迷糊糊、幻想与盼望;读或者唱《童年》往往会带入自己回到那难以忘却的、有着迷茫色彩的童年生活 , 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想悦吧!
再看叶佳修《外婆家澎湖湾》却是另一个手笔、另一番精致——
《外婆的澎湖湾》——作者叶佳修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遍遍怀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沙滩边的脚印
(这四句话里最精彩的一笔就是“脚印两对半” , 看似实写内涵却是高度灵敏的、观测入微的虚写 。怎么会“脚印两对半”呢?把孩童时代绕着外婆奔奔跳跳、有说有笑的活泼可爱形象勾勒的活灵活现 , 也把外婆谈吐幽默风趣的形象展现于无言中;如此一来走路的步伐肯定不是规则的 , 而是相互追逐梦想游戏的 , 那脚印自然不是规则的两对 , 而是相互融合的“两对半”了 。)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外婆、拐杖、脚印还有我 , 凝重的是什么呢?
(这几句话是对“脚印两对半”的实写描述 , 美好的流连忘返是一览无余 。外婆究竟有什么高招让作者流连忘返呢?作者没有直接说明 , 只用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五种形象语言来表述 , 却把人带入到无数想象与烂漫回味的幻觉里面——阳光下沐浴、沙滩上嬉戏、海浪里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都不如老船长与仙人掌的传说故事让人向往、让人夜不能寐……)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遍遍怀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还有一位老船长
(后面的这一大段就是前面的重复了 , 不在详细叙述 。)
叶佳修《外婆的澎湖湾》也是写童年生活的 , 与罗大佑的童年谁更胜一筹呢?望大家评论区各述自见——
《外婆的澎湖湾》给人的感觉难以对号入座的想象 , 而《童年》给人的感觉就是能够实实在在对号入座的美好回忆 , 哪一种更美呢?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写到这里 , 我也想把童年的美与大家共享一回——
一转眼的功夫
书包遗落在月亮弯的柳梢
后面追
前面跑
一个泼啦啦的泥鳅
绊倒了一大堆的欢笑
……

什么游戏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 什么游戏可以结婚生孩子

文章插图
童年欢笑有多少?一个箩筐装不了
哎!还是不用下笔千言了 , 正如李白所说:“崔颢题诗在上面” 。我又何必班门弄斧呢?
童年 , 就是如此的美好与奇巧 , 带给我们多少的欢乐与“煎熬”!现在品读《童年》、《外婆的澎湖湾》 , 多想再一次回到童年玩儿一把?感觉现在的自己是成熟了一把 , 但我感觉高粱的成熟是有尽头的 , 人的成熟却没有尽头;回味过去的时光就是离更佳的成熟又逼近一点了吧!但愿如此吧!

    推荐阅读